English

卡拉扬与肖斯塔科维奇第十交响曲

卡拉扬(右)与肖斯塔科维奇一起向观众谢幕。
2000-05-18 来源:光明日报 王纪宴 我有话说

在4月29日晚北京音乐厅举行的中国交响乐团音乐会上,加拿大年轻指挥家马尔科·帕里索托指挥了肖斯塔科维奇的第十交响曲。在座的听众对肖斯塔科维奇这部一向以艰深难解著称的交响曲表现出空前的热情,在指挥谢幕数次后,他们仍在热烈鼓掌,其中有些人情不自禁地站起来向舞台上的音乐家致敬。

第十交响曲在肖斯塔科维奇的15部交响曲中知名度一直不高,在中国演出的机会更少。然而,就这部作品的内涵的丰富多面性、感情世界的强烈反差以及音乐语言的深刻有力而言,它对于指挥家、乐团和听众都有很高的要求。它属于那种要求进入它的世界的人必须集中、专注、高度投入的艺术杰作。这场音乐会后,帕里索托先生在同笔者交谈时也说,这部交响曲在他的指挥曲目中占有非同一般的位置,它的内涵既同产生它的时代紧密相关,又触及了人类精神中某些永恒的东西。

由此我不禁想到指挥大师卡拉扬同肖斯塔科维奇第十交响曲的特殊关系。在我们这个被评论家称为患有录音“全集热”的时代,卡拉扬生前从未谋求过指挥肖斯塔科维奇的全部交响曲,虽然他本人曾多次指挥演奏和录制过贝多芬、勃拉姆斯等人的交响曲全集。像对待马勒的交响曲一样,他只挑选那些他能充分理解和完美表现的作品。肖斯塔科维奇全部15部交响曲,他甚至仅仅演奏过一部交响曲,这就是第十交响曲。卡拉扬似乎将他对肖斯塔科维奇这位当代作曲大师的全部理解和热爱都倾注在对第十交响曲的不懈钻研中,并一再拒绝了唱片公司希望他指挥肖斯塔科维奇公认的名作第五交响曲的请求。当卡拉扬指挥第十交响曲的录音在1967年问世时,听到它的评论家以及无数音乐家都深感震惊——这是比作曲家的同胞对这部作品的理解都更贴近作曲家灵魂的深刻阐释,这种壮丽的、伟大的演奏足以帮助这部作品确立它本身的不朽。而当卡拉扬与柏林爱乐乐团于1981年再度录制这部交响曲时,他们的演奏本身再次毫无疑问地成为不朽之作。包括《企鹅唱片指南》在内的几乎所有有见地的唱片评介都将这个录音(目前在德国DG公司的“卡拉扬金版系列”中,编号为439036—2)奉为这部交响曲的众多版本之冠。

在卡拉扬与柏林爱乐乐团演奏家的阐释中,还蕴含着一种珍贵的自信,这种自信来自作曲家本人的认可。1969年,卡拉扬率领柏林爱乐乐团到莫斯科演出,曲目中包括肖斯塔科维奇的第十交响曲,已过花甲之年的作曲大师亲临了这场音乐会。在当时的冷战状态下,卡拉扬所代表的西方文化使者以最卓越的理解力和最完美动人的演奏体现了这样的真理——在音乐这个人类共同的精神家园中,人为的藩篱将不复存在。卡拉扬晚年同英国评论家理查德·奥斯本的谈话中非常深情地回忆道:“我一生中最美好的经历之一是能够在我们最后一次去莫斯科时为肖斯塔科维奇演奏他的第十交响曲……我记得肖斯塔科维奇非常紧张,同时也深受感动。他说,‘我说不出话,不过……’”很显然,演奏得到了作曲家本人的认可,卡拉扬为此感到欣慰。

每当我想起这段往事,就情不自禁地试图去探索两位大师所提供的这部伟大作品的音乐以外的东西。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